查看原文
其他

藏识|伏天晒经植善因 护持法宝增智慧

云林志工 2024-03-19

藏经楼赞


权实教典

法宝灵文

三藏经卷一微尘

剖出在当人

不二法门

普度出迷津

南无宝轮藏菩萨摩诃萨

摩诃般若波罗密


传说唐玄奘西天取经归途中,不慎将部分经书掉落水中,急忙捞起后,于石台上晾晒至干,并完好带回大唐。据说这天正好是“农历六月初六”,为纪念高僧西天取经之艰辛,寺院特于每年六月初六都会将经书从柜中取出,逐页翻开并用软刷拂去灰尘,重新装匣放回,被称为“翻经节”或“晒经节”。 



六月初六晒经的由来


在宋代,宋真宗赵恒以行政命令方式推行六月初六这天为“天贶节”。民间则传说,这天是龙王爷晒鳞日,也就是“晒龙袍”。人们坚信,在“六月六”这天晒衣衣不蛀,晒书书不蠹。民间谚语道:“六月六,晒红绿,不怕虫咬不怕蛀。”因此,六月六又名“晒虫节”、“晒霉日”。据南宋洪迈《容斋四笔》、南宋陈骥《南宋馆阁录》和南宋逸名《南宋馆阁续录》等书记载,宋高宗绍兴、宋孝宗淳熙以及宋宁宗庆元年间都有“曝书会”这样的文化活动。此后,国家图书晾晒制度在各朝代得以沿用。


在明代,有“浣濯什器,沐发,浴猎犬”的风俗,相传这天是太阳生日,阳光特别强烈,凡是被这天晒过的东西,虫子就不会咬了。明代皇宫内也在这天大晒銮驾,官府也在这天晒官服,士人晒书籍,僧人晒经卷。


▲杭州灵隐寺藏经楼


清末《芜城怀旧录》记述:“石塔寺,即古栏院,旧存藏经,寺僧每于夏季展凉”。《真州竹枝词引》云:“六月初六日,晒经,第丛林故事耳”。这就是佛寺里的“翻经日”。著名的清代《点石斋画报》里还有一幅《佛寺晒经图》。


旧时,有些信佛的妇女在这天主动到寺院里参与翻经念佛。她们认为一生中到寺院里参加十次翻经,来世就可以转为男身。顾禄《清嘉录》卷六云:“诸丛林各以藏经曝烈日中,僧人集村妪为翻经会。谓翻经十次,他生可转男身”。“到了近代,此俗便逐渐消亡了。



夏季天气闷热,又值梅雨季刚过,气候湿润,万物极易霉腐损坏。寺院珍藏之佛经,长年存放于“藏经楼”,易发霉生蠹。每年农历六月梅雨季过后,灵隐寺常住法师会组织云林志工翻晒经书。


▲志工在法师带领下行晒经仪轨


志工们沐手焚香,在法师带领下念诵晒经仪轨;之后在工作人员的配合下,恭敬小心地把珍藏经书请出,细心除去灰尘,并轻翻书面防止霉变与虫蛀。志工们怀着对“法宝三藏”的景仰虔诚之心,恭恭敬敬,承斯善利,仰仗三宝的慈光加被,获得佛法的受益。


翻晒经书,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经书能长久安放,表达我们内外的身心也需要保护,不要受到客尘所覆,才能彰显自性清净。而翻经所体现的是进一步了解经典的意趣,同时强化加深自己的记性,种下明记不忘之因,未来成就菩提果觉。



印光法师晒经得读

净土文的故事


印光法师当年在湖北郧阳的莲花寺挂单暂住,逢六月初六寺院晒经,寺里知道印光法师是读书人出身,让他来帮忙整理经书。经书有的十分完好,有的已经破损。印光法师看到一本残缺不全的书名为《龙舒净土文》时,眼睛一亮。


印光法师在学朝暮课诵里面的《佛说阿弥陀经》和《怡山发愿文》时就羡慕净土缘胜,发愿念佛求生净土。现在翻看这本残破的《龙舒净土文》,感到语言虽然浅显,但意义完整;讲劝人念佛的道理入情入理,帮助人们断疑起信;讲修行方法,分门别类,缕析条陈。他感叹这真是一本接引初机念佛的奇书。于是,认真拜读,了解了净土法门的基本教理和修持方法。印光法师读了这本书以后,更加坚定了净土的信仰和修持净土的决心。



牛因晒经闻法

得解脱的故事


过去有一大寺,藏有龙藏经典,每年六月初六,必然搬出曝晒。有一年,正在曝晒藏经时,忽有一牛闯入,用牛鼻子向曝晒中的藏经嗅闻。被僧人发觉,恐其弄坏藏经,急命其主人牵走。牛虽挣扎,欲继续嗅闻,不想离去,无奈鼻子被人牵着,不得不离开。


不久牛死,转世为人,聪明异常,十七岁中举人,二十岁中状元,皇上封为道台大人。走马上任时,途经前生闻经的佛寺,似曾相识,心中奇怪,下马入内观看。忽闻众僧诵经,竟能随之朗诵,一字不差,念至一半,忽然无法跟上,心生怀疑,请教寺内僧人。


老和尚说:此是因果问题,如实道来,恐道台大人生气。后因道台大人几经追问,并声明不生气,老和尚始将牛因闻经功德,转生为人之事道出。并劝道台大人,珍惜人身,护持佛法。道台大人,由于闻经善根,毅然弃官出家为僧。


由此证明,无论人畜,无论眼见耳闻,甚至鼻嗅,但得与佛法接触,皆有功德;若能从闻思修,终必证得无上智慧。



翻晒藏经的意义


通过举行翻晒经的仪式,让我们了解到法宝的珍贵。历代祖师大德,为法忘躯,跋山涉水,不畏艰辛,西行求法,饱尝了风刀冰剑之难。唐朝义净法师曾写过一首西行取经的诗:

晋宋齐梁唐代间,高僧求法离长安,
去者成百归无十,后者不知前者难;
远路碧天唯冷结,砂河遮日力疲殚,
后者如未谙斯旨,往往将经容易看。

由此可知,古德舍身求法之精神。如今,我们看到的《大藏经》,里面所记载的是经律论三藏,很多都是历代高僧翻译而成,应当常思来之不易,且要至心恭敬受持,万万不可亵渎蒙尘,否则易种下愚痴因缘。只有恭敬法宝,方能开启如来智慧宝藏。



佛经中的字字句句,都饱含了世尊无量劫来求法苦行所付出的心血,因此,历代祖师大德们对经书无不至极恭敬,把经典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。


以法为镜,以佛陀和祖师大德们的行持为镜,反观自身,我们理应生起这样的定解:所有的经典文字都是用来帮助我们获得智慧、得到解脱乃至究竟涅槃的,如果我们用恭敬的心去对待,就会得到殊胜的功德果报。


法宝赞


法宝实难量

空有体用圆彰

一尘不立万德昌

无住心生光

真俗互存互泯处

若何始能赞扬

证到得无所得方

堪称法中王


加入云林志工团

请至杭州灵隐寺入口处右转
至“云林志工团”办公室咨询报名


长按下方二维码,进入”华严共修“

随喜植福在线登记小程序


1



往期回顾


通告通启

「云林志工」拍了拍你!邀请您参与微信公众号问卷调查
征稿|法布施从分享开始

法讯|庚子年“结夏安居•华严共修”牌位登记中

▲通启|杭州灵隐寺关于取消2020年朝山活动的通告

志工服务疫情防控须知


新闻动态

杭州灵隐寺2020年“结夏安居•共修华严” 今日启建

杭州灵隐寺僧众2020年6月6日清晨结夏安居

▲杭州佛学院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 有序返校复课

杭州灵隐寺恢复开放 喜迎八方游客 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

杭州灵隐寺有序恢复开放第一天 举行升国旗仪式


方丈言教

方丈言教|结夏安居  共筑清凉(上)

方丈言教|结夏安居 共筑清凉(下)

方丈言教|解说《地藏经》

方丈言教|生命无常

方丈言教|《心经》的题义与版本


志工感悟
志工感悟|善待动物 随顺其缘——从一只大橘猫说起

志工感悟|做志工感受到的温暖

▲志工感悟|法雨滋润希望的种子

志工感悟|亲近三宝 寻找信仰的力量
志工感悟|我在灵隐做志工


皈依三宝

常识|什么是皈依?

学处|皈依的目的是什么

学处|皈依的利益是什么?

学处|参加皈依的注意事项

学处|皈依必须知道的几个问题


佛教常识

常识|佛法僧三宝

常识|寺院建筑

常识|寺院佛事

常识|四无量心

常识|六度


佛教器物

▲常识|佛教呗器——鼓

▲常识|佛教呗器——磬

▲常识|佛教呗器——木鱼

常识|佛教器物——幢
常识|佛教器物——幡


佛教艺术

梵呗祈福|唱诵《心经》

视频 | 梵呗合唱《华严字母》

赏析 | 梵呗清唱 《华严 起梵腔》

藏识|梵呗清音的时空艺韵探微

飞来峰造像萃珍②——水月观音


佛化生活

佛化生活|十种吉祥之法

佛化生活|生病与探病

佛化生活|如何建设佛化家庭?
佛化生活|居家八法

佛化生活|修习禅定与身心健康


菩提学处

如何安顿身心——所依经典《八大人觉经》

学处|“信”在修行中的意义与作用
学处|何谓佛教忍辱行

学处|发广大心  立坚固愿——读《劝发菩提心文》(上)

学处|发广大心 立坚固愿——读《劝发菩提心文》(下)


慧语藏识

开示|太虚大师  八正道与改善人群生活
开示|太虚大师  如何正信三宝?
▲开示|孤独的来源与危害
开示|孤独的解决与妙用
藏识|释迦牟尼佛及原始佛教理解疫疾的智慧


佛教故事

佛教故事|善财童子五十三参
佛教故事|大光明王始发道心因缘

佛教故事|守信不死

佛教故事|偷喝水的居士


高僧行迹

高僧行迹|南朝佛经翻译家求那跋陀罗
高僧行迹|玄奘法师传(2)——求学蜀中

高僧行迹|玄奘法师传(3)——荆州讲法
高僧行迹|玄奘法师传(4)——请求西行
高僧行迹|玄奘法师传(5)——出发西行


☀佛教历史

历史|元代杭州佛教的消长

历史|明代限佛与杭州佛教
历史|清代杭州佛教的盛衰
历史|清末民初杭州佛教的发展
历史|抗日战争中的杭州佛教


编辑|慧容
摄影|一叶

美编|慧容

责编|妙莲
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